身份的创世:基于比特币的主权非同质化协议与极简所有权

0x6atoshi

为比特币上的通用协议而作

版本 0.1

2025年10月9日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纯粹点对点的协议,用于在比特币上表示独特的数字资产。该系统支持直接发行和转移非同质化物品,无需依赖侧链、外部共识或托管控制。每个在非同质化协议下定义的资产,都通过最小化的链上信号、确定性的标识和可验证的供应协调来创建。该协议采用简洁的 OP_RETURN 字段来声明意图,使用一个协调地址来管理固定供应量内的许可铸造,并通过时间顺序进行 ID 分配。这些组件构成了一个用于合集部署、发行和所有权转移的最小化、可验证且自包含的框架。NFP 秉承了比特币的简洁性、可审计性和主权原则,将其最初为电子现金设计的思想扩展为一个用于数字身份和收藏品的通用系统。

关键词: 比特币,数字身份,非同质化协议,OP_RETURN,主权所有权,极简系统

1. 引言

比特币账本实现了无需信任的可验证所有权。随着 OP_RETURN 实用性的扩展,特别是在 Bitcoin Core v30 更新扩展了其数据限制之后,对于一种能够保持比特币基础简洁性的原生数字资产协议的需求变得尤为迫切。现有系统经常依赖于侧链或繁重的索引层,这引入了复杂性和外部依赖,损害了比特币旨在维护的主权性。

非同质化协议定义了一种在比特币上直接创建和转移独特数字资产的最小化方法。它利用小的 OP_RETURN 消息来表达意图,利用交易签名作为密码学证明,并依据交易的时间顺序进行确定性标识。所有协议状态都可以完全从区块链本身重建,确保了最大的主权性、效率和可验证性。这种方法直接回应了历史上关于比特币数据扩展性的担忧,呼应了诸如 Vitalik Buterin 等人曾表达过的观点:

"最早版本的 ETH 协议是建立在 Primecoin 之上的一个 Counterparty 风格的代币。没有选择比特币是因为当时正在进行 OP_RETURN 之争,并且考虑到当时某些核心开发者的言论,我担心协议规则会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改变(例如,通过禁止某些在交易中编码数据的方式)从而增加难度,我不想建立在一个其开发团队会与我为敌的基础协议之上。而 OP_RETURN 最终确实被审查并限制到 40 字节。所以我认为可以公平地说,这种为了在特定应用中达到期望结果而愿意牺牲协议不可变性的意愿(嗯,听起来耳熟吗?)使得即使在当时,在 BTC 上构建 ETH 也是行不通的。"

- Vitalik Buterin

因此,近期 OP_RETURN 限制的扩展代表了一个关键时刻,使得在比特币上直接构建一个真正原生且稳健的非同质化代币框架成为可能。

2. NFP 协议

非同质化协议定义了一种最小化的、比特币原生的方法来部署、铸造和转移独特的数字资产。所有权源于交易参与者,而非特定于代币的 UTXO。每个操作——部署、铸造和转移——都通过小的 OP_RETURN 指令来表达,这些指令可以从区块链本身被确定性地解析。该协议依赖于可观察的交易行为而非可信状态,使得任何独立观察者都能进行完全验证。这种结构在保持可验证的供应控制和不可变的所有权记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复杂性。无需额外的层、共识系统或托管代理。

2.1 合集部署

{"p":"nfp","op":"deploy","name":"punk","amt":"10000"}

一个 NFP 合集由一笔包含 OP_RETURN 负载的链上交易定义,该负载指明了合集名称和总供应量。此交易建立了一个名为 "punk" 的合集,其最大固定供应量为 10,000 个资产。协调者地址源自该部署交易中 OP_RETURN 之后的第一个输出。发送到该地址的交易被识别为此合集下的铸造尝试。这种方法消除了对显式操作员字段的需求,同时保持了可验证性:协调地址作为部署交易的一部分直接存在于区块链上,其行为可以被任何节点或索引器审计。

2.2 铸造

当一笔交易满足以下所有条件时,它被识别为有效的铸造:

{"p":"nfp","op":"mint","name":"punk"}

OP_RETURN 负载——一个紧凑的小于80字节的指令,表明铸造意图。

铸造交易的构建方式如下:

  • vin[0]:铸造者的输入,确定初始所有者。解锁签名提供了对该地址控制权的密码学证明。
  • vout[0]:指向协调者地址的输出,作为有效铸造尝试的确定性标记。
  • vout[1]:包含铸造消息的 OP_RETURN 输出。
  • vout[2]:接收者地址(通常为铸造者地址以实现初始所有权)。

所有权规则:在有效且按时间顺序排列的铸造交易中,vin[0] 对应的地址是新创建代币的初始所有者。所有有效的铸造都可以从比特币公共账本中独立验证,无需外部注册表或链下权威。

2.3 转移

{"p":"nfp","op":"transfer","name":"punk","id":"404"}

通过上述操作可快速完成NFP转移,该操作表示由创世铸造产生的ID为"404"的"punk"从当前所有者转移至新接收方。

转移交易按以下结构构建:

  • vin[0]:发送方输入
  • vout[0]:指向操作者地址的输出
  • vout[1]:包含转移消息的OP_RETURN输出
  • vout[2]:接收方地址

通过链上核验这些操作,可重构该集合及特定物品ID在操作者地址上的全部交易记录,从而为NFP的有效性验证提供健壮的索引机制。

建议:指向协调者地址的输出应最小化,理想情况下利用 Bitcoin Core v0.30 起的粉尘 0-satoshi 技术以优化交易费用。

3. 主权身份的极简设计

非同质化协议通过一小组可观察的规则运作,这些规则定义了意图、协调和验证如何直接在比特币上发生。这些规则在保持极简主义和可验证性的同时,允许对独特资产进行确定性标识,而无需额外的层或数据结构。

通过 OP_RETURN 表达意图

NFP 使用 OP_RETURN 字段来表明意图。每个操作——部署、铸造或转移——都通过一个小于 80 字节的紧凑负载来表达。这些负载构成了用户行为的公共记录,可以被任何索引器独立解析。除了此意图消息之外,无需额外数据即可重建 NFP 合集的完整状态。

通过协调者地址进行协调

源自部署交易的协调地址负责管理新铸造的准入。它作为一个中立的验证点来控制供应:每个有效的铸造必须包含一个指向该地址的输出。这种机制建立了一个固定且可审计的有效铸造集合,同时保持了完全的透明度。由于所有行为都在链上可验证,协调者并不持有托管权或自由裁量权。

通过确定性排序进行验证

单个资产的标识符按时间顺序确定性分配。索引器通过根据区块高度、交易索引和交易 ID 对所有有效铸造交易进行排序,从而派生出规范的序列。这产生了一致的、普遍可验证的资产 ID 到所有权的映射,独立于任何中心化注册机构。

这些原则共同构成了一个最小化且自包含的系统。每个 NFP 的创建、所有权和转移仅通过比特币现有的交易结构得到证明。其结果是一个将比特币最初的简洁性——点对点、可验证和主权——扩展到独特数字身份领域的协议。

NFP 转移

4.1 通过 PSBT 交换

卖方构建 PSBT

卖方发起 PSBT,包括将 NFP 转移到买方指定地址的输出,以及声明代币 ID 的 OP_RETURN 字段。这形成了交易的基础结构。

买方添加输入并签名

买方审查 PSBT,添加其比特币输入以支付费用和网络费用,指定找零输出(如有必要),并签名其输入。此步骤授权交换的支付方。

在验证卖方的贡献和签名后,买方签名其输入以完成 NFP 转移。然后将完成的 PSBT 广播到比特币网络,完成交换。

5. 简化所有权模型的优势

  • 无代币 UTXO 追踪:NFP 所有权概念上源于地址活动,消除了复杂的 UTXO 特定状态管理的需要。
  • 协调者验证的公平启动:指定的协调者地址确保了公平和确定性的初始分配,按时间顺序筛选前 N 个有效铸造。
  • 轻量级转移:任何能够嵌入 OP_RETURN 并发送微小输出(dust output)的标准比特币钱包都可以促进 NFP 转移。
  • 索引简单性:索引器只需解析每个事件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地址,并结合 OP_RETURN 意图即可。
  • 最小的链上足迹:小于 80 字节的 OP_RETURN 确保了极其精简的链上足迹。
  • 主权性与无需信任:所有权由比特币的密码学原语保障,并经过其全球共识验证。任何第三方都无法审查有效的转移。

6. 风险与缓解措施

本节阐述了任何比特币元协议固有的潜在风险,基于通用威胁模型,并提供了根植于 NFP 协议设计的缓解措施。

6.1 区块链膨胀 / 垃圾信息

风险:过度使用 OP_RETURN 可能导致对区块链大小和垃圾信息的担忧。

缓解措施:NFP 的 OP_RETURN 负载严格最小化(<80 字节),并针对精简信号进行了优化。该设计优先考虑高价值、主权身份,而非高频微交易。

6.2 监管风险

风险:NFP 可能被归类为证券或面临其他监管压力。

缓解措施:该协议被设计为纯粹技术性和非托管的。它定义了一个用于可验证数字身份的系统,而非金融工具。其去中心化的验证模型和缺乏中介的特点最小化了监管风险,与比特币的"代码即法律"理念保持一致。

7. 未来工作

非同质化协议为比特币上的主权数字身份奠定了基础。需要进一步的工作来扩展其效用、提高互操作性并形式化参考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包括:

完整合集的索引

开发能够直接从比特币账本重建任何 NFP 合集完整状态的开源索引器。此类工具将允许透明地验证供应、所有权和历史转移,而无需依赖第三方数据库。

演示转移操作

生成参考交易和 PSBT 模板,以说明使用标准钱包接口的完整转移周期——部署、铸造和发送。这些演示将验证该协议在当前比特币交易规则下的实际实施。

市场应用集成

设计并测试市场基础组件,使 NFP 能够直接在比特币上列出、定价和交换。重点在于原子结算、最小数据开销以及与现有钱包基础设施的兼容性。

NFT 虚拟代币化提案

探索一个框架,将 NFP 资产虚拟表示为轻量级代币或引用,从而能够与新兴的比特币元协议(例如 BRC 系列标准)进行组合。该层将为外部应用程序提供标准化接口,同时保持协议的链上极简主义。

这些发展旨在加强 NFP 作为比特币生态系统的一个自我维持的组成部分——可审计、可互操作,并与去中心化和简洁性原则保持一致。

8. 结论

wagmi.